音乐舞蹈学院举办“身体的语言 历史的田野”——敦煌舞的学术研究与艺术实践讲座

来源:音乐舞蹈学院(美育教学研究中心)发布时间:2025-05-16浏览次数:10

5月15日下午16:00,音乐舞蹈学院“舞韵敦煌,创启未来——敦煌舞特色就业创业指导名师工作室项目”及兰州文理学院敦煌舞舞台艺术实践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身体的语言 历史的田野——敦煌舞的学术研究与艺术实践”主题讲座,在文昌楼303学术报告厅进行

本次讲座特邀敦煌学博士汪雪担任主讲人汪雪博士是敦煌研究院、兰州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在敦煌乐舞领域深耕多年,成果丰硕。她著有《敦煌莫高窟壁画乐舞图式研究》,曾获得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诸多荣誉,并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北京舞蹈学院学报》《音乐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十余篇论文。

    此次讲座汪雪博士以敦煌艺术的文化价值为核心,从四个维度展开深度解析。在“学术与艺术”部分,她深入探讨理论研究与舞台创作的互动关系,强调学术成果对艺术创新的支撑作用以及艺术实践对理论体系的验证价值;在“敦煌壁画乐舞的特殊性”环节,通过分析莫高窟112窟《反弹琵琶》等经典图像,阐释了敦煌壁画乐舞融合丝路多元文明、宗教仪轨与世俗审美的复合型文化特质;在方法论层面,她系统梳理“敦煌壁画的研究方法”,涵盖图像学分析、历史文献考证、舞蹈形态解构及数字技术复原等多重路径,揭示了静态壁画向动态舞蹈转化的逻辑体系;最后围绕“宏观视野与方法创新”,提出跨学科研究范式,倡导考古学、艺术人类学与数字人文技术的交叉应用,并立足“一带一路”倡议探讨敦煌乐舞研究的当代文化价值。

    讲座现场,师生们认真聆听,积极互动,纷纷表示此次讲座构建起从微观图像解析到宏观文化阐释的研究框架,为传统艺术资源的活化提供了新思路,拓宽了他们对敦煌舞学术研究与艺术实践的认知边界,对今后的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丰富了兰州文理学院师生的学术文化生活,也为音乐舞蹈学院在敦煌舞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推动了敦煌舞特色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助力弘扬敦煌文化艺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撰稿人:李莉  通讯员:邓生泽  审核:杨光